第111章 话大汉封侯(上)_三国大暴君刘辩
百万小说网 > 三国大暴君刘辩 > 第111章 话大汉封侯(上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1章 话大汉封侯(上)

  春梦了无痕,一晌贪欢。

  征战,确实是最好提升身体素质的办法。

  刘辩的斩马刀虽然依旧做不到一气三百六十刀,刀前无人的境界。

  但归于洛阳,他却已经能做到一气七十刀,身体素质,更是远超刚刚接受这具身体的时候。

  自然,刘辩所有大胆的想法,都得到了成功实施。

  于是,当第二天早上刘辩依旧龙精虎猛的披上帝袍,和何太后商议准备册封君侯的时候。

  唐姬却如同烂泥一样躺在龙榻上,日上三更犹自疲乏不堪。

  “昨天晚上,哀家着重看过刘备此人做的事情,感觉此人或许可以为皇儿所用,既然已经赐给皇叔之名,何不一并封侯?”

  刘辩很意外,他原本以为何太后一开始会说太尉卢植、司空蔡邑、司徒王允三人封侯的事情,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,这一开始却说到了刘备。

  而且直接说刘备封侯的事情。

  刘辩沉思了一会儿,刘备是忠于大汉,始终与自己吗?

  忠于大汉,这是一定的。

  不管刘备这个人在后世留下了多少争议,忠于大汉可以说得上是他的毕生写照。

  那忠于自己呢?

  这……或许不敢百分百,但就依照目前的情况来说,天下诸侯虽然藩镇割据,但是真正敢站出来明面反抗朝廷的人,尚且不多。

  刘备至少目前是绝对忠于自己的。

  只要自己不走昏招,刘备对于自己的忠臣,自然可以一直保持下去。

  “那不知,母后打算册封刘玄德为什么?”

  何太后见皇帝采纳自己的建议,没有召集说册封刘备为什么,只是缓缓地说道:

  “皇儿需要知道,一个好汉三个帮,一个篱笆三个桩,这虽然是民间粗俗的话,但是道理却在这里。

  我儿想要得天下,那就一定不要吝啬官职和财物。

  昔年我大汉先祖光武皇帝,从不吝啬钱财和官职,这才有无数豪杰愿意追随效忠,这才领我大汉中兴。”

  刘辩有些以外的看着何太后,他感觉依照何太后后宫争宠的格局来说,应该说不出这样的一番话。

  可是当他看到和太后眼中闪烁着的神采的时候,便释然了。

  这是一位母亲对于儿子最好的期盼。

  不存在格局大笑,智慧与否。

  “孩儿愿意听从母亲教诲。”

  何太后显然没有适应刘辩“母亲”这个称呼的转变,目中几分意外之色,这才缓缓的说道:

  “刘玄德乃汉室宗亲,其人忠勇可信,为拉拢其心,皇儿可册封起为忠烈侯!

  哀家听说,昔年他落魄的时候,曾经干过织席贩履这样的贱业,但是却依旧不改鸿鹄之志。

  我大汉中兴,次此人将会是肱骨之臣。”

  “忠烈侯……”刘辩轻声自语,随即想到了正史上,刘备的谥号,乃是昭烈皇帝!

  昭烈这样的谥号,可不是一般的皇帝能得到的。

  就连曹操,也只不过是得到他的儿子册封为魏武帝而已,单纯的从谥号上来说,刘备的则远胜于曹操。

  这或许有后世人们依旧把刘备的蜀汉当做汉室正统看待的观念影响。

  但客观一点说,三国鼎立魏蜀吴。

  孙权那就不用多说了,继承父兄基业,相当于什么都是张口就有。

  曹操时代汉臣,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撑,就更更加不用多说了,甚至于政治条件上,曹操都有先天优势。

  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
  刘备有什么。

  开局织席贩履,随手捡了个关羽、张飞。若是关羽、张飞乃天地一流武将。

  可是曹操和江东孙权集团,那个手底下没有横勇无敌的盖代猛人?

  所以,刘辩自我斟酌,就算是把他放在刘备的位置上,定然不如刘备。

  这样一个人?

  不可为大汉忠烈侯吗?

  当然可以!

  刘辩取来一张蔡侯纸,提起毛笔来,想了想以后,有伸手把蔡侯纸方才一边上,随即取来一张帛。

  提笔写下册封刘备为忠烈侯的圣旨。

  何太后见状,微微颔首,又继续说道:“太尉卢植、司空蔡邑、司徒王允,都是身居要职的人。

  册立封侯,乃是遵从我大汉规章制度。

  皇儿对此,可有什么看法?”

  刘辩提起笔来,伸手取来一张蔡侯纸,缓缓的写下两个字“唐瑁”二字。

  “母后不妨先说说此人,孩儿想看看母后对于此人的看法。”

  何太后看了一眼纸张上写着的名字,目中充满了意外,随即伸手拉着刘辩的手掌,有力的握住,疼惜的摩擦了几下,这才放开了刘辩的手:

  “为娘如何不知丞相乃是我大汉重中之重?其人官职乃天下权柄之所出。

  但满朝臣公,卢植执掌军事,为娘最为信任的过。

  可若是还想要找出一个人能执掌朝廷,为娘认为谁人都不合适。

  尤其是皇儿此前说到豫州牧黄琬,此人本事非凡,先帝尚且在的时候,就已经被册封为关内侯。

  哪怕他已经上书皇儿,说请求吾儿的诏令,好发兵功法袁术这个叛贼。

  可哀家依旧不能相信他。

  理由无他,哀家不能把自己和皇儿的命,交付在这样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手中。

  但,唐瑁不一样!

  此人只不过是中人之姿而已,他坐在丞相的位置上,正好可以给我儿足够成长起来的时间。

  也正是因为它的中人之姿,所以他不可能对我儿构成威胁。

  再有皇叔刘玄德忠烈侯在一边上从盘协助,就更加不用担心此人在朝野之上布置心腹。

  最重要的是,此人没有儿子,也没有多余的女儿,只有唐姬一个女儿。

  这才是最重要的,也是哀家最能信任他的地方。”

  刘辩听着何太后这番话,后背已经不自觉地惊出一身冷汗来了。

  这还真是让他想到了正是上发生的一些事情。

  比如说,现在是自己少府丞的诸葛亮,他对于蜀汉政权,可谓是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 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让后主刘禅缺少了许多历练的机会。

  以至于刘禅此人毫无血性忠勇之气。

  最后更是终于大汉的将士们,发出“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”的无奈忠烈喟叹。

  何太后见刘辩目露思索之色,又缓缓说道:“司空蔡邑之女蔡文姬、司徒王允之义女貂蝉入宫侍奉陛下。

  两人而今再度得封侯?若国丈不为丞相,何人可制约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w9.org。百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w9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